人物誌:李沂真
從空間到地方──台灣花蓮縣原住民文化的變遷與復興
計畫分類:文學敘事與在地關懷
指導教授:李百中

我叫李沂真,19歲,來自台東,現在是大學一年級生。目前正參與一個名為「花蓮學」的在地探究計畫,試圖從田野調查中了解花蓮的原住民文化如何在現代化浪潮中變遷與復興。從小我就與原住民朋友一起長大,生活在同樣的田野與山海間。豐年祭的鼓聲、舞步和歌聲,是我童年熟悉的旋律。我還記得小時候,受邀參加豐年祭時,看著部落長輩的舞蹈與傳統服飾,覺得那是世界上最美的畫面。隨著我漸漸長大,這些原本熱鬧的文化活動變得稀少,族語的聲音也變得陌生。我開始注意到,這些美好的文化似乎正逐漸遠離我們的日常。
有鑒身邊的許多同齡原住民朋友熟悉現代生活,但對部落文化卻感到疏離,又有些人雖然心中渴望認同自己的文化,卻因語言和傳統的斷層而感到無力。進入大學後,我決定用行動去探索這些問題。希望透過此次計畫研究,可以實地走訪花蓮的部落,試著去了解原住民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狀況。藉由訪談部落中的長老,聽他們講述過去的故事,也和年輕一代聊天,了解他們對文化的看法。
文化的保存並不是簡單地記錄,而是要找到一種讓它與現代生活相融的方式,讓它不僅是歷史的遺產,而是一種邁向未來的趨力。如果我們能讓年輕人重新與自己的文化建立連結。那麼這些文化就不僅僅是過去的回憶,而是未來的資產。
縱然研究剛起步,但從許多前人研究成果中,已然能前瞻原住民族文化復興的希望。而我也從本次研究計畫的多方努力中,了解到我能學到的不僅是文化的意義,還有它們所承載的情感與價值。希望我的努力能為這片土地帶來些微的改變,喚起更多人關注花蓮這片土地的文化深度。文化是根,而我想找到育其「化成」,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