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逆境怎麼解?「體驗經濟」驅動突圍,綻放震後地方創生新篇章

作者:林筱婷 113學年優選學生
研究主題:文學敘事與在地關懷
指導老師:張琳琳教授
日期:2024-12-20

花蓮不只有太魯閣,而是有許多地方團隊不斷發掘本來就存在的地方文化與資源,透過推動體驗經濟,讓更多人看見地方的美好,為創生注入新的活力與契機,促進社區連結與環境保護,在震後重建的路上,持續展現獨特魅力。

圖片來源:陳正和

發生0403地震,讓花蓮觀光長期的依靠──太魯閣、長春祠一夕重創,開放之日似遙遙無期。雖然花蓮市區及中、南花蓮受傷並不嚴重,但接連餘震震垮了大家的信心,打消國人前往花蓮旅行的動機。清明、端午假期不說,暑假旺季也不見人潮,百工百業陷入前所未有的蕭條,旅宿與餐飲業者關店、失業天天發生。近半年,我經常被問到:沒有太魯閣的花蓮,要如何面對未來的發展?地方創生在花蓮可以看到轉機嗎?

記得我在專欄第一期就寫下「地方創生不等於觀光,但在地體驗可以為產業加值」,今年六月我出版的第二本書《在地的幸福生活──美伶姐的台灣地方創生故事PartⅡ》中,依然做了以下的論述:「疫情解封後的2023年1至11月,國人出國的人數有1073萬餘人,來台旅客人數約莫是出國人數的2分之1,只有567萬人次。姑不論這些入境旅客是否純為觀光目的,我們還是應該思考台灣觀光的優勢在哪裡?」

圖片來源:陳正和

觀光,是無煙囪產業,是創造關係人口、移動人口、活絡地方經濟的解方之一。但過去的旅遊採購已被網路電商取代,打卡拍照也隨著影音串流、智慧型手機及生成式AI而變得容易。在這樣的改變下,觀光不再是創造一次性消費所能滿足。節慶或刻意打造出來的活動,如果不能與在地文化歷史脈絡相結合,那只是消耗地方,所帶來交通的擁擠、環境汙染及大量的垃圾處理成本,都不是當地居民所要的。